首页> 中文期刊> 《同舟共进》 >“普九”教育中的四忧

“普九”教育中的四忧

         

摘要

1993年12月,我和韶关市民盟几位盟员参加了韶关市政协视察第七团,辗转于乳源县和北江区八所中、小学校,边看边问,视察了两天。回来后,民盟市委又召开文教工作委员会会议展开研讨。大家对韶关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形成了共识,即四喜四忧,这里主要谈谈"四忧"。一忧:"危改"没完,危房又现。1992年,韶关市改造中小学危房已基本完成,总投资达1.18亿元,拆建、新建、大修总面积达78.19万平方米,成绩斐然。视察前,听说乳源县杨溪乡中心小学那幢在"危改"中新建的三层教学楼已交付使用,但视察时目睹的却是砖墙没批荡、门窗没安装的"半成品"。校方说,因缺款项数万元,工程无法收尾。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绝无仅有的一例?韶关市中小学的危房自然出现率是每年3%左右。乳源县不少山村学校的校舍,是七十年代群众献工献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