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真实”与“精神真实”:论后现代视阈中的微电影

“真实”与“精神真实”:论后现代视阈中的微电影

         

摘要

微电影作为高歌现实主义的视觉形式,是影像制造从精英走向大众,从神秘主义走向理性主义的过程产物。微电影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其"正身"之间无法比较,那么问题的关键就不是纠结"真实"与否了,而是追问话语者依据哪些规则在建构"真实"。倡导微电影创作的"精神真实"就意味着把判定真实的权利完全交给社会主体,从而隔离与意识形态和商业秩序之间的关联,从而达成为视觉理性"去蔽"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