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北社会科学》 >贫困相对性与人的主体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贫困治理实践

贫困相对性与人的主体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贫困治理实践

         

摘要

与消除绝对贫困不同,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更为复杂且多变.立足于我国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重大现实需要,提炼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人类社会贫困问题本质、生成机制及消除可能性的经典论述,可为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我国精准扶贫案例经验相验证,重点讨论相对贫困治理的人民群众主体性赋予与实现问题.研究发现,坚持相对贫困治理的人民群众主体性地位,需正确认识相对贫困对个体自由发展的生存桎梏.借助制度性手段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心态和贫困群众个人心理予以正向引导.将制度帮扶和情感帮扶相结合,消除贫困群众心理顾虑,激发人民群众谋求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