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北社会科学》 >文化历史座标中重塑的胡适形象——读易竹贤著《胡适传》

文化历史座标中重塑的胡适形象——读易竹贤著《胡适传》

         

摘要

在省委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下,由省社联主办的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已经揭晓。在获奖的178个项目中,荣获一等奖的有四部学术理论著作:《胡适传》(作者:武汉大学易竹贤)、《楚文化史》(作者:省社会科学院张正明)、《中国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作者:省社会科学院夏振坤)、《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作者:华中理工大学张培刚)。这四部著作,在各自的理论领域,以不同的理论视角,就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各有建树。它们的出现,反映了我省理论研究的新水平;它们荣奖一等奖,是全省理论界值得高兴的事。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有待深化、建设需要发展的时期。改革和建设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导。而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必须是面向中国的现实,同时又面向世界与未来,善于开拓创新而又求实求是地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举行全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的评奖,目的就在于推动我省的理论研究工作向着新的目标前进。为了进一步宣传获奖作品的成就,也为了引起全省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对理论成果的关注,本刊特开辟《社会科学家与优秀社科成果》专栏,本期发表四篇评论文章,评介上述四部获一等奖的学术理论著作,以后还将陆续选发此类文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