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北社会科学》 >追源溯流法的非正常运用——论钟嵘主观意图对批评客观性的负面影响

追源溯流法的非正常运用——论钟嵘主观意图对批评客观性的负面影响

         

摘要

钟嵘撰写《诗品》的现实原因是借此扭转“永明体”追随者片面推尊鲍照、谢胱而出现“庸音杂体,人各为容”的创作倾向,批判武器是确立以曹植诗歌为代表的审美典范,主要批评方法之一便是“追源溯流法”.现实原因促使钟嵘贬低“永明体”相关作家,忽略他们与曹植的联系,为他们寻找一个成就一般的源头.这种主观意图破坏了方法论的彻底性,也放大了“追源溯流法”的理论缺陷,导致后人广泛的质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