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北社会科学》 >价值是负载于客体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精髓

价值是负载于客体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精髓

         

摘要

当代处于主流地位的价值哲学,认为“哲学上的‘价值’是解释外部客观世界对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这是与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相一致而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悖的价值哲学,其哲学基础是旧唯物主义,必然陷入旧唯物主义的重重困境。这种价值只是哲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研究的“事实性价值”(worth),而不是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value)。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发端于人对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的追寻,而体现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于是,人的存在意义在不同层次上的社会关系中生成了三层价值:体现于经济关系的经济价值(其基础是劳动价值)、体现于人伦关系的人伦价值(包括伦理、法律和政治价值),体现于人的情感共鸣关系的审美价值。所有这些价值必须以物为载体,即通过物对人的关系来实现。由此形成了社会物质的二重性,形成了以物为载体的作为“人对人的价值”与“物对人的价值”的统一的客观价值世界。这才是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