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林》 >青春重锤——姜义华教授访谈

青春重锤——姜义华教授访谈

         

摘要

一 一张大字报的风波 我于1957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那年18岁.1957年复旦历史系招生数是100人.因1956年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一大批调干生进来.从1953年开始,凡是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的正式职工,经组织上调派学习,或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离职报考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均称调干生.我们那个班的调干生特别多.还有一些原先学俄语的也转到这里来.100个学生没有分班,一道上课.到毕业时只有80多个学生了,有些走了,有些去世了,有些身体不好的.调干生大部分是读到毕业的.调干生上学的条件主要是出身好、表现好、领导信任,至于其文化基础是不重要的.后来我们学校、系里的不少领导干部,包括年级学生会、系学生会、校学生会的干部,都出自我们班上的调干生.我们班留在系里的,一个是近代史的王知常,一个是古代史的樊树志,是作为教师留下来的,留下来做政治工作的叫朱剑良、鲍怀崇、尤垂坝,他们原来是校、系学生会主席及年级党支部副书记.

著录项

  • 来源
    《史林》 |2014年第z1期|89-107|共19页
  • 作者

    熊月之; 何方昱;

  •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