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林》 >十九世纪时上海人怎样看租界

十九世纪时上海人怎样看租界

         

摘要

上海的租界,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已经消失了四十多年。过去,人们把租界同“外国冒险家的乐园”、“被出卖的城市”联系在一起。近来,人们在谈论上海租界时,又往往认为,它既象征着黑暗,又孕育着光明。看法变化之大,令人吃惊。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发现,人们对租界看法的变化并不自今日始。租界出现之初,上海人称之为夷场,把它目为化外蛮夷者所居之地,带有鄙弃的味道。时隔不久,一个更为流行的称呼——洋场,代替了夷场。十里洋场之说今天还为人熟知,而最初所用的夷场反倒陌生了。夷洋一字之差,含义出入非常明显,这种叫法的变化表明了上海人对刚刚设立的租界的看法也在变化。本文所要考察的即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租界设立之初,直至19世纪末这一阶段中,居住在上海的人们对于租界看法的变化情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