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林》 >近代上海市民精神风貌探讨

近代上海市民精神风貌探讨

         

摘要

1843年11月17日上海被迫开埠以后,一方面,上海人民饱受入侵者掠夺与压迫;另一方面,又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吸收和运用西方一切先进的思想和事物,使上海跨入大发展时代。至本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上海是上海地方的上海;第二时期,上海居于全国中心的地位;第三时期,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从城市学角度看,城市是一种高密度的社会空间互动。是人们相互作用和交往的中心。它的发展不仅以时间、空间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而且是整个城市市民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整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它也是这个城市市民精神面貌的生动体现。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的精髓。研究一个城市的发展,若不研究这个城市的市民,无疑是忽视了对主体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拟就精神风貌这一视角对近代上海市民作些探讨。这对研究近代上海史是有意义的,即对今天的上海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没或许也有启迪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