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辽宁省某医院就诊的8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房角分离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眼压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视力、房角粘连角度、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眼压为(30.23±12.72)mmHg(1 mmHg=0.133 kPa),(16.27±9.17)mmHg及(14.34±7.32)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35.14±11.15)mmHg,(21.35±10.32)mmHg及(19.69±7.9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视力为(0.76±0.23)°,高于对照组的(0.41±0.11)°;研究组患者房角粘连角度为(162.63±51.22)°,低于对照组的(192.44±60.25)°;研究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为(3.75±0.33)mm,深于对照组的(2.91±0.45)mm;研究组患者房角宽度为(3.98±0.47)mm,宽于对照组的(2.52±0.3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已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再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恢复患者视力,改善房角粘连、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