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贵州》 >漆器凝固了时光

漆器凝固了时光

         

摘要

600年光阴荏苒!寒去暑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个明朝时期的贵州皮胎漆葫芦依然绽放光彩——它就是被誉为"贵州三宝"之一的大方漆器。漆器难得,一难在取漆。俗话说,百里千刀一斤漆,虽然有些夸张,但也道出了生漆的产量之低和价值珍贵。同时,割漆不仅是体力活,也是手艺活,是有讲究的。比如割漆开口绝不能超过漆树腰围的1/3,否则漆树必死。二难在艺术造诣。大方漆器将彝族文化融入其中,漆器艺人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和艺术能力,才能使所制作的漆器熠熠生辉。有了漆,有了审美眼光,还需要经过50多道工序、80多道生产环节的纯手工制作,才能最终制造出美轮美奂的大方漆器工艺品。当你有机会近距离观赏深黄、嫣红、乌黑交错绘制的大方漆器作品时,会被其透出的温润、清雅深深打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