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贵州》 >对症根治“土地财政依赖症”

对症根治“土地财政依赖症”

         

摘要

关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有识之士开出了很多药方,但久冶而不愈。病根究竟在哪里?其实病根就在于地方政府求钱若喝。四大刺激因素在中国大地上引发了卖地大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开始形成。一,财税制度改革。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财权事权的不匹配导致地方政府在平衡财政收支上捉襟见肘。卖地融资以其各方面的“优势”,迅速成为各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二,住房制度改革。1998年房改之前,地方政府几乎没有卖地收入,但此后,房地产市场开始兴起,卖地收入逐年增加,甚至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政绩观的改变。在以GDP论英雄的时代,房地产业欣欣向荣带动GDP快速增长。四,寻殂动力。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卖地过程中少数政府官员打着创造财政收入的填号,背后是“权力寻租”为所欲为,滋生了严重的土地“腐败”。

著录项

  • 来源
    《当代贵州》 |2014年第15期|37|共1页
  • 作者

    文显堂;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