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动态》 >《资本论》中国化与中国化《资本论》研究述评——基于相关文献的理论演进路线及比较视角

《资本论》中国化与中国化《资本论》研究述评——基于相关文献的理论演进路线及比较视角

         

摘要

对《资本论》研究的"研究",不应仅仅作为"叙述",而应同时作为"研究方法"范畴处置;它的思想来源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理论高度相应是马克思在其中确立的工作典范。因此,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献综述",基本做法是"史""论"结合,并以史见论。中国化是《资本论》研究中抽象出来的、并逐渐稳定化的一个民族工作范畴,是"以中国人的资格"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形式,是特殊方法论经济范畴。显然,它以"辩证法范畴"形态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工作内涵。通过对《资本论》研究的三部代表性著作的勘察与比较(《中国经济原论》、《鲜活的资本论》、《保卫〈资本论〉》述略),可以察知:中国化意蕴之经济范畴是抽象与具体(规定)之统一,这些性质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体"、"学"、"用"的辩证环节中。具体而言,《中国经济原论》开创了广义政治经济学架构的中国化路径研究,《鲜活的资本论》是对此路径的"一种修正",而《保卫〈资本论〉》则是"总体研究"的回归。上述批判路径的"综述"凸显了大写逻辑之"主观批判",活化了有关中国化"深层境界"之讲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