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酸、碱和盐处理对柞蚕丝素短纤维制备率和形貌特征的影响

酸、碱和盐处理对柞蚕丝素短纤维制备率和形貌特征的影响

         

摘要

【目的】筛选适宜方法制备柞蚕丝素短纤维,为开发新型生物材料提供更多选择。【方法】利用HCl、NaOH、FeCl_(3)溶剂水解柞蚕丝素,探究溶剂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对短纤维制备率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短纤维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结果】HCl、NaOH和FeCl_(3)溶剂制备的柞蚕丝素短纤维得率分别为26.5%、23.56%和21.8%,3种方法所得短纤维制备率相近;观察3种柞蚕丝素短纤维的形态特征,FeCl_(3)水解法制备的短纤维颜色较深,呈细长短杆状,长短不一,两端切口为平面或斜面;NaOH水解法制备的短纤维颜色较浅且透明,呈无规则片状;HCl水解法制备的短纤维表观形貌较优,呈细长短杆状,颜色较浅,表面较为光滑,两端切口平整,长度较整齐,主要分布在50~125μm之间(占比52.68%)。【结论】HCl水解法制备柞蚕丝素短纤维的工艺条件为:HCl浓度3 mol/L、水解时间40 min、水解温度90℃,水解条件较为温和,所得短纤维较为理想,可为开发生物材料提供一种新的载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