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世界地质》 >内蒙红花沟金矿蚀变岩型金矿体控矿构造分析

内蒙红花沟金矿蚀变岩型金矿体控矿构造分析

         

摘要

红花沟金矿矿区内已发现40余条金矿脉和含金石英脉,它们均产于在区域Ⅰ级和Ⅱ级断裂构造(龙头山断裂)控制下侵位的燕山期龙头山花岗岩岩体与太古宙古老变质岩的内、外接触带上.蚀变岩型矿体是2000年发现和圈定出的新类型金矿体,分布在走向NW305 °的龙头山断裂的下盘,受其次级弧形构造所控制.分析认为沿龙头山断裂向上迁移的含金流体在运移到碎裂状糜棱岩化花岗岩后,在其中交代、充填并产生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蚀变岩型金矿体.晚阶段含金流体则在已蚀变的碎裂状花岗岩中充填成矿,进一步提高了蚀变岩型矿体和矿石的工业品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