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课

         

摘要

马赫穆托夫是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教育科学博士、教授、苏联教育科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所所长。从七十年代开始,他发表了多种研究"问题教学"和课(或译课堂教学)的著作。这里是他的近著《现代的课》(莫斯科"教育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一书的摘译。(1)作者对传统的四环节的课的结构(提问、讲新教材、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提出批评,认为它是"刻板的模式",不适应现代学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的要求。(2)认为应当以系统观点研究教学过程,把课看作"整体系统"。系统观点认为系统是市物和现象的部分、要素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构成它们的部分和要素所不具有的新的、整体化的质的属性"。应当把课从"简单相加系统"改造为"整体系统",便于教师充分发挥其协调、组织的能力和在教学法上的创造。(3)作者创立了一个"课的结构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一个主结构——教学论结构和三个亚结构:一个教学法亚结构和两个逻辑-认识亚结构(一个用于"非问题性的课",一个用于"问题性的课")。作者认为,教学论结构有三要素:(a)原有知识技能在上此课时的"现实化";(b)新概念和新操作方式的形成;(c)对刚刚掌握的东西的运用。这三个要素是课的结构中不可少的,但是其顺序及实施方式可以多样化。教学法亚结构的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方式,是外现的、可见的,即外部因素。两个逻辑-认识亚结构的因素是学生头脑中的逻辑操作和认知操作,是内部因素。作者认为,以这种系统-结构观点来研究课和上课,有助于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起来,有助于发挥教和学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有助于通过教而去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作者认为,有一种课是"非问题性"的,是"复现性掌握"("学生并不是始终在‘发现’"),另一种课是"问题性的",是"创造性掌握",即主要靠教师创立"问题情境",而由学生去"发现"、去解决"学习问题"。故作者把他的主张称为"问题-发展性教学的学说"。(4)本文下列七个小标题:一、作为整体系统的课;二、课的结构的概念的演变;三、关于课的新结构思想的发展;四、课的类型;五、课的职能结构的建立;六、备课时要对教材进行哪些分析?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本期先登一至三节,下期续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