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歧口凹陷北大港潜山南北向走滑断裂的河道化作用分析

歧口凹陷北大港潜山南北向走滑断裂的河道化作用分析

         

摘要

通过北大港地区重力异常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分析,证实在北大港潜山上发育具有左旋走滑性质的红7-1断裂,其夹持于大张坨断裂与港西断裂之间,呈弧形沿南北方向展布.该断裂在古近系早中期均有活动,对多个层位砂体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该走滑断裂弧形带南侧,砂体厚度突变增大,呈"点源式"分布,从而形成明显的、且具有继承性的"沟-扇"对应关系.结合重矿物分析及北大港潜山上下切河道追踪发现,在走滑断裂顶部发育一系列下切河道;这些河道下切深度可达230~280ms,它们可以沟通板桥次凹与北大港潜山南翼,在过补偿阶段将板桥次凹的沉积物沿下切河道搬运到北大港潜山南侧的歧北次凹.可见,北大港潜山上近南北向的走滑断裂可以形成下切河道并起到搬运沉积物的作用(即断裂的河道化作用),进而在过补偿阶段控制板桥次凹与北大港潜山南翼的物源分配形式,所以,板桥次凹和歧北次凹在一定程度上均隶属于沧县隆起物源体系.

著录项

  • 来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年第4期|484-491|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津,300280;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津,30028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构造运动;石油、天然气;
  • 关键词

    歧口凹陷; 北大港潜山; 走滑断裂; 古近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