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地质》 >西天山呼斯特岩体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西天山呼斯特岩体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摘要

呼斯特岩体位于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岛弧带中北缘,是博罗科努成矿带东段典型的与矽卡岩矿床成矿有关的中酸性杂岩体.对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包体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化学研究,探讨了岩浆的成岩演化过程以及矿物成分与成岩成矿的关系.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呼斯特岩体为典型的Ⅰ型花岗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大陆边缘弧环境,成岩物质来自壳幔混源,成岩过程中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岩体形成于较高温度(738~770℃)、较低压力(0.57~1.42 kbar,1 kbar=0.1 GPa)和高氧逸度环境.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深度(2.2~4.2 km)和高氧逸度有利于可克萨拉—艾木斯呆依铁铜矿床的形成.岩石中的黑云母相对富镁且氧化系数较高,角闪石富镁、富硅且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二者均表现出与铁铜矿化有关的成分特征.岩浆混合作用与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对区内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具有指示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现代地质》 |2018年第6期|1227-1241|共15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新疆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新疆乌苏833300;

    新疆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新疆乌苏8333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岩浆岩(火成岩);
  • 关键词

    矿物化学; 成岩作用; 成矿意义; 呼斯特岩体; 新疆西天山;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