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滇西莴中晚始新世高镁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斑晶环带结构的成因:岩浆补给-混合过程

滇西莴中晚始新世高镁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斑晶环带结构的成因:岩浆补给-混合过程

         

摘要

滇西莴中晚始新世高镁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斑晶普遍出现正环带结构、反环带结构或韵律环带结构,少量为具绿色核部的单斜辉石("绿核辉石").反环带斑晶和"绿核辉石"的幔部与正环带斑晶的核部具有相似并且相对较窄的成分范围,相对高Mg#(0.83~0.90),低TiO2(0.13%~0.29%),Al2O3(0.73%~1.68%)和Na2O(0.22%~0.42%),为钾质岩浆平衡结晶的产物.反环带斑晶的核部相对低Mg#(0.77~0.84),但与反环带斑晶的幔部、正环带斑晶的核部均具有相似的Ti/Al比值(0.06~0.16);韵律环带结构斑晶的成分变化均在正、反环带斑晶的成分范围之内.莴中高镁富钾火山岩中的这些环带结构单斜辉石斑晶应来源于相似的岩浆体系,反环带结构表明在岩浆房存在较原始岩浆对较演化岩浆再补给的岩浆混合过程,而韵律环带结构特征揭示曾多次发生这种岩浆混合过程."绿核辉石"的核部明显低Mg#(0.50~0.74),相对富Al2O3(1.66%~3.63%)和Na2O(0.87%~2.17%),具有明显较低的Ti/Al比值(<0.05)和较高的AlⅥ/AlⅣ比值(0.38~0.76),为下地壳捕虏晶来源,证实了在滇西晚始新世富钾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少量地壳混染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