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对外经贸》 >乡村经济振兴路径探寻-以绥芬河市阜宁镇为例

乡村经济振兴路径探寻-以绥芬河市阜宁镇为例

         

摘要

cqvip: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揭示了社会生产行业间差别的必然存在与必然消亡的内在规律。当前的生产分工形式只有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进一步释放生产活力和动能,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通过乡村经济振兴,形成城乡命运共同体新模式,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以特色小镇——绥芬河市阜宁镇的产业发展结构为例,探究进一步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可行性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