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食品科学》 >不同果肉类型枇杷果肉挥发性成分分析

不同果肉类型枇杷果肉挥发性成分分析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7个白肉品种、15个红肉品种枇杷成熟果肉的挥发性成分,结合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枇杷果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个品种枇杷成熟果肉检测到醛、萜烯、醇、酮、酯及其他6类挥发性化合物,醛类物质是枇杷果肉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酯类、酮类和醇类是构成不同品种枇杷特有风味的重要组成,正己醛是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7个白肉品种枇杷检测出65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挥发性物质14种,莰烯、氧化石竹烯、2-甲基丁酸仅在白肉品种枇杷中检测到;15个红肉品种枇杷检测出8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挥发性物质10种,甜瓜醛、反-2,4-癸二烯醛、反-β-罗勒烯、3-蒈烯、丁二醇、叶醇、十二醇、植酮、乙酸己酯、水杨酸甲酯、丁酸芳樟酯、香叶酸甲酯、乙酸橙花酯、肉桂酸乙酯、百里香酚、丁香油酚是红肉品种枇杷特有的挥发性物质.不同果肉类型枇杷的挥发性成分的主要差异体现在醇类和酯类物质,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在红肉枇杷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白肉枇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把除‘冠玉’和‘乌躬白’外的其他白肉品种枇杷聚集,壬醛是对果肉风味贡献率最高的挥发性物质.

著录项

  • 来源
    《食品科学》 |2018年第24期|209-217|共9页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6;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6;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6;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6;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6;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果蔬原料;
  • 关键词

    枇杷;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