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外英语考试教学与研究》 >中国大陆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

中国大陆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

         

摘要

中国目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大陆,英语是小学到中学的必修课程。学生在中学教育(6年)和大学本科教育(4年)期间参加大规模的考试。此外,在中国大陆的高中入学考试(或称中考)和全国高考中,英语是必修科目之一,所占比重较大。这两种考试都是安排学生进入不同高中和大学的分级考试(Placement Test)。根据学生在中考中不同的学习成绩,他们会被分到拥有其他教学资源的高中。在中国大陆,上述考试的反拨效应影响着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在小学,反拨作用对学生和教师有积极的影响:与中学和大学的测试相比,小学的测试虽然重要性稍弱,但是整体上更实用。学生可以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并学习到跟考试相关的一些知识。教师有足够的自由度和创造力来发展他们的课堂活动。与此同时,考试是教师了解和检测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所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由于高中入学考试和高考的形式和重要性,它们的反拨对初高中的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考试,初中的英语教学过于重视阅读、语法和词汇。高中学生则受到了高考中NMET的负面反拨效应。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接受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他们在写作方面得到的训练也很少,因为写作在考试中只占一小部分分值,而且高考中的写作体裁只有论证和叙事,这也是他们在英语课上唯一被教授的两种体裁。与初中的情况类似,高中教学对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的关注度同样过高。此外,本科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也因为反拨效应而受到很大限制。在中学和大学教育中,学生、教师和课程设计者都因为负面的反拨效应而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本文建议教育管理部门、课程设计者、教师和学生避免将全国高考中的英语测试作为唯一导向,而把重点放在学习英语以进行相互交流上。社会和大学应该减少对高考英语分数的重视,更多地关注学生如何在相互对话和其他真实场景下使用英语。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大学四六级和其他重要测试不应该是英语教学的唯一重点。另外,高等教育中的上述测试可以是多样化的,每个测试可以关注于不同的英语能力,如EAP、交流英语和商务英语学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