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测绘工程》 >基于时序InSAR的东营地区地表沉降研究

基于时序InSAR的东营地区地表沉降研究

         

摘要

As its flowing water contains numerous sand and clay,the Yellow River forms a delta with sediments between 20 and 50 meters thick.Subsidence occurs at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s a result of the natural compaction of sediments,petroleum and gas extraction together with underground water withdrawal.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is an advanced geodetic tool with sub-centimetre precision.The InSAR time series technique combines information retrieved from multiple SAR images with a common master scene based on a PS network.The advantage of the PS time series technique indicates that it is more effective in circumventing decorrelation and forming a long-term series of observations than conventional InSAR techniques.Two groups of radar images acquired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are used in this study.The time-series results suggest two subsidence areas with a rate of up to 1 5 mm/yr in Dongying region,which are probably caused by oil extraction.%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河口三角洲覆盖20~50 m 厚的沉积层。沉积层的自然压实导致该地区的地表沉降。此外,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地下水的开采也加速地表的下陷。InSAR 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大地测量工具,可以提供几十公里范围内的高精度地表形变场。时序 InSAR技术在多幅雷达影像组成的干涉网络基础上,识别永久散射体(PS)等雷达回波信噪比高的像素。与传统的 InSAR技术相比,时序 InSAR技术削弱雷达影像去相干效应的影响,实现长期的形变序列提取。文中利用两组雷达影像:19幅 ERS 卫星1992年12月至1996年1月的SAR影像,17幅 ENVISAT卫星2003年5月至2008年3月的 SAR影像。影像主要覆盖山东省东营市及其周边部分区域。结果显示,东营地区存在每年15 mm以上的地表沉陷,该地区的地表沉降与油气开采活动有关。

著录项

  • 来源
    《测绘工程》 |2016年第9期|1-5,11|共6页
  • 作者

    刘鹏; 周志伟; 汪驰升;

  •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0;

    深圳大学 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深圳市重点实验室 &海岸带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广东 深圳 518060;

    武汉大学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

    深圳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0;

    深圳大学 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深圳市重点实验室 &海岸带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广东 深圳 51806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V433;
  • 关键词

    InSAR; 时序 InSAR; 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