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solu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B7-H3,sB7-H3)、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根据颈部血管超声影像结果 将其分为易损斑块组42例和非易损斑块组7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对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sB7-H3、sICAM-1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易损斑块组男性占比及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sB7-H3、sICAM-1水平均高于非易损斑块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sB7-H3、sICAM-1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B7-H3、sICAM-1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1.16 ng/ml,342.50 ng/ml,灵敏度分别为83.33%和80.95%,特异度分别为67.11%和76.32%,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06和0.845,二者联合的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6.05%和0.882。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B7-H3、sICAM-1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有关,临床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B7-H3、sICAM-1可以作为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的敏感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