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学月刊》 >丝文化在西方

丝文化在西方

         

摘要

一丝是中国的一大发明,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项特质。丝在中国,不仅创造了锦绣绮罗绫绢绸缎的丰富品种,形成了世界纺织品中最富丽靓雅的艺术风格,而且孕育了从“女执懿筐,爰求柔桑”(《诗经·豳风·七月》)到“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的诗情意境,还有“孟母投梭”等等的汉画像石和宋元明清的耕织图卷。由此而构成发展出了惊采绝艳的中国丝文化。同时,中国历史上向西方传播最早、影响最大者也首当推丝。在西德巴顿符腾州博物馆藏有一件在该州首府斯图加特市西北24公里处的霍克杜夫(Hochdorf)村一座公元前550年的凯尔特人墓葬中出土的中国丝绣品。它便是早期中国丝传入欧洲的例证。此后千年丝在西方的传播影响,已有许多论著。关于近代中西生丝贸易的讨论也很多。本文所拟讨论的,是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初丝文化在西方的影响,包括艺术风格和文学创作两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