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学月刊》 >1911—1937年灾民移境就食问题初探

1911—1937年灾民移境就食问题初探

         

摘要

抗战前的民国时期 ,灾民逃荒现象极为普遍。灾发地政府因无力赈济自己的民众 ,或者出于推卸责任 ,放任其灾民四处流离 ,移境就食。流入地政府救济自己辖区灾民尚且不暇 ,自然不愿再为别区承担救济重任。再者 ,行政区划与经费的分配也限制了这种救抚他省灾民的欲望。因此 ,流入地对来境灾民无不驱逐出境或资遣回籍 ,而灾民在自己家乡确实又无以为生 ,迫不得已时只好重又外出。总起来看 ,整个灾发期间 ,灾民便是在灾发地与流入地的推来搡去之中艰难苟活。这一问题不是一地一隅所能解决 ,也远非一年一月所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合作 ,需要对产生灾民的各种原因予以根治。然而 ,受时代条件所限 ,灾民的移境就食问题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