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减畜效应及其对新一轮政策的启示——基于内蒙古牧区微观时序追踪数据的分析

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减畜效应及其对新一轮政策的启示——基于内蒙古牧区微观时序追踪数据的分析

         

摘要

本文使用对内蒙古牧户的三期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并比较第一轮和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减畜效应,同时综合利用实证分析与访谈资料分析,探究提高补偿标准和加大监管力度对第二轮政策减畜效应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第二轮政策的减畜效应相较第一轮政策有所增强,但仍远未达到预期。(2)提高补偿标准和加大监管力度,主要是通过强化政策的约束而非激励作用,使第二轮政策的减畜效应增强。(3)在约束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机制下,牧户消极应付检查,以远小于政策规定的数量减畜,这使得第二轮政策的减畜效应表面增强,实则受限。(4)第二轮政策激励作用不强的原因有三:一是补偿资金总量不足且分配不合理;二是各地政府促使牧户降低草场载畜率的途径单一;三是牧户生计对牲畜数量高度依赖。据此,本文对新一轮政策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并将补偿资金的分配向损失较多的牧户倾斜;以流转土地、建设饲草料地、改良牲畜等多种途径,引导牧户降低草场载畜率;减畜与增收并重,通过市场化、组织化手段帮助牧户提高生产收益,降低牧户的减畜损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