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学月刊》 >从蕃坊到租界:试探中国近代外侨政策之历史渊源

从蕃坊到租界:试探中国近代外侨政策之历史渊源

         

摘要

中国史学家围绕着治外法权问题对于第一次鸦片战后的外交谈判过程进行了认真研究,基本认定是耆英等人将中国的治外法权拱手相让,但没有进一步探讨其历史渊源。事实上,从唐朝开始,历经宋、元、明、清一千余年,中国历代皇朝对待外国侨民的政策是一脉相承,或者设立蕃坊,或者设立商馆,总是设法预防华夷杂处,无不要求外国侨民聚居在一起,试图将华人与夷人隔离起来。并且对于聚居的外国侨民总是采取"因俗而治"的办法,赋予外国侨民相当大的自治权利。这种"以不治治之"的"华夷分治"观念根深蒂固,对于耆英、宫慕久等人的外交思想和活动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