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实行财政预拨补贴 提高贫困山区的“造血”机能

实行财政预拨补贴 提高贫困山区的“造血”机能

         

摘要

怎样加快山区建设速度,使山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1983年湖北省财政厅通过对地处鄂西山区的兴山县的调查研究,对这个贫困县采取预拔财政补贴的办法,取得了增强“造血”机能的效果。 兴山县在长江西陵峡北岸,小水电、矿藏、生物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利用价值。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解放36年来,全县吃国家财政补贴近亿元。1983年全县人均纯收入只有220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83年4月,湖北省财政厅和兴山县政府签定协议;提前预拨财政补贴437.5万元,3年实现财政正常经费自给。协议要求3年后新增工业产值816万元,新增利润560万元,新增税收97万元。1986年以后,不再进行财政定额补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