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古代农学的理论化问题研究

中国古代农学的理论化问题研究

         

摘要

中国古代农学不仅包含抽象的农学原则和具体的农学知识,还有艰深的农学理论。中国古代的农学理论表现为,运用气概念和阴阳学说,对农学原则特别是农学知识作出的理论解释。理论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秦至宋元时期为初级阶段,其成果杂列各处,不成体系,理论化程度不高;明清时期为成熟阶段,形成了以马一龙《农说》和杨屾《知本提纲》为代表的传统农学理论化的最终成果。气和阴阳是古代学术的通用工具,古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作出气与阴阳解释的趋向,开启了古代农学的理论化进程。明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和宋明理学的方法遗产,促进了古代农学理论化的深度开展。中国古代农学的理论化成果,具有比较明显的逻辑性与体系性。究其本质,是基于古代农作经验知识的理论建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