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差异——对中苏计划经济时期计件工资制的比较研究

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差异——对中苏计划经济时期计件工资制的比较研究

         

摘要

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执政者需要持续激励工人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样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苏联,在政权建立之后所采取的生产激励政策不尽相同。突出特征是,苏联长期实行计件工资制度,以物质激励的方式鼓励工人生产;中国时而对工人进行物质激励,时而采取精神激励的策略。本文以计件工资制为中心,梳理了苏联和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差异,对既有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中苏领导人对生产关系结构的认识不同以及企业管理的实践情况,导致了激励政策的分野。苏联出于巩固政权、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目的,沿袭了资本主义企业中通用的"泰罗制",广泛采用计件工资制,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则力图建立与公有制性质相适应,体现劳动者之间平等互助合作关系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于破坏工人内部的团结、影响企业生产管理的计件工资制进行批判,并采取政治教育的方式,对劳动者进行群众性动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激励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