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学月刊》 >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断裂与现代性国家意识的形成及其变异

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断裂与现代性国家意识的形成及其变异

         

摘要

鸦片战争以后,在与外洋交涉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清廷上下逐步偏离传统天下观,开始认识到"天下"存在着众多不同于"四方夷狄"的国家,且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有识之士则在19世纪下半叶已彻底抛弃传统的天下观。在戊戌变法时期,这类士人进一步认清了世界格局及中国在世界的险恶处境,在"竞争进化"论的地基上形成了最为明确的现代性国家意识。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界全面否定了建立在"竞争进化"观之上的国家关系原则,向古老的"天下大同"理想回归,现代性国家意识彻底淡化。国民党夺取政权和执掌政权期间,又将政治意识形态混入国家意识,致害国家权益,影响极其深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