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职业医学》 >海洋科研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预防控制

海洋科研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预防控制

         

摘要

目的识别海洋科研作业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来源、分布和接触方式,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系统工程分析法和文献复用法等方法,识别海洋科研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从存在特征、接触方式、接触时间、主要危害特性及影响的岗位5个方面分析危害因素的接触特点,预测其危害程度,针对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工作场所和个人防护的关键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海洋科研作业具有间断作业与连续作业并存,季节性、短期与长期作业并存的特征,作业人员主要为观察、采样、探测和实验岗位,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有害因素、生物因素和放射性因素。物理因素以噪声、高温、低温和紫外辐射危害为主,化学有害因素以苯、酸、碱和醛类为主。观察、采样、探测和实验岗位的作业人员均可接触噪声、高温、低温、微波、全身振动,低温和高气压对采样和探测岗位的潜水人员危害最大,实验岗位接触化学毒物为主,观察岗位的职业病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结论海洋科研作业可能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慢性影响为主,但接触实验试剂、高温和高气压存在发生急性危害的风险,作业启动前应做好各种危害的前期预防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