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学月刊》 >孟子“放辟邪侈”释论

孟子“放辟邪侈”释论

         

摘要

孟子答齐宣王问时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页)此段中部分文字,在孟子回答滕文公之问时亦有出现(杨伯峻:《孟子译注》,第89页)。以上文句,乃孟子仁政理论中的重要内容,牵涉到很多问题。现理解基本没有什么障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