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新型肠壁通透性标志物用于评价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型肠壁通透性标志物用于评价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失衡可能通过增加肠壁通透性(intestinal permeability,IP)影响宿主免疫反应。研究发现一些新型IP标志物不但能反映肠道局部功能性或机械性损伤程度,还能反映全身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是炎症性疾病发生的基础,其严重程度是炎症性疾病进展的关键。最新研究表明,再生胰岛衍生蛋白3α(Reg3α)不但可用于诊断评价炎性肠病,还可用于评估消化道肿瘤的进展、分期、治疗效果及预后,而且还能反映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细胞癌患者及HIV感染者的全身免疫反应状态。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能用于评估新生儿坏死性肠炎和急性胰腺炎的进展与预后。而血浆瓜氨酸(CIT)对肠上皮细胞的功能性损伤敏感。本文综述了与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相关的IP标志物用于评价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局限性,这些标志物包括Reg3α、I-FABP、CIT、D-乳酸、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及血清二胺氧化酶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