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日本知识分子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文学性”的认知

日本知识分子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文学性”的认知

         

摘要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受容中国新时期文学时,产生了四种对新时期文学“文学性”的言说。高岛俊男采用“二元对立”的评价框架,以与政治是否呈现对立姿态来定义文学性的高低。相浦杲从文学形式的实验看到了政治风向的变化与“中国气派”的文学现代化的可能。辻康吾认为新时期文学需要培养对人类普遍情感的关怀,此外还需提升写作技法。而更多的民间译者却认为反映事实,激昂民族的魂魄也是文学性的重要表达之一。但随着时事变迁,高岛的评价标准逐渐成为日本学界的较主流认知,并切实影响了日本学界对新时期文学的批评。梳理上述围绕新时期文学“文学性”言说的发生与变迁,将为中国文学在东亚的传播提供学理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