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化遗产》 >古代露台形制与功能探析

古代露台形制与功能探析

         

摘要

露台为戏曲提供了演艺之"台"的基本形态和功能属性.宋代乡村神庙始建舞楼、 献楼等建筑,被认为是在露台之上加设顶盖而成.受经济因素制约,富足则兴工改造,窘迫则维持原貌,故露台与舞楼等长期并行存在.相较于舞楼等研究,建筑学及戏曲学者对露台给予关注不多,尚没有对露台定义、形制及其功能做深入探究.田野调查表明,众多神庙之中仍有露台建筑遗存,结合历代碑刻及相关文献,为露台的形制探析与价值判定提供依据,表明金元时露台建造工艺成熟,并未在全国意义上衰落.露台渊源于古代方坛,世俗生活突出其宴飨娱乐,神庙露台也借鉴世俗生活,兼祭礼和演艺并重.素方形与须弥式是露台两种基本形制,演艺类型多样,亦有雅俗之别.戏曲演艺自露台析出可以视为戏曲不断成熟的标志之一,但并不意味着露台就此衰落.露台"理想型"的提出可尊重民间露台的多样性,寻求较开放的剧场判定思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