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化与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化与乡村振兴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可以用“政府介入”“旅游经营”“文艺展演”这三个关键词进行大致概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了村落的文化客体化、带来了内发性发展的乡村振兴.今后有必要实现从“政府介入”到“乡村自救”、从“旅游经营”到“村民参与”、从“文艺展演”到“村落认同”的转换,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由此我们也可以思考在“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及民俗学研究的新契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