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化遗产》 >“外江戏”何以成为“客家戏”

“外江戏”何以成为“客家戏”

         

摘要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广东汉剧经历了从外来剧种到民族文艺、从粤东地方剧种到客家族群剧种的认同变迁,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普遍认可的“客家戏”。剧种“客家认同”的确立虽以1939年潮汕沦陷为关键节点,但不可忽略的因素还有民国时期知识阶层有关外江戏的文化观念建构、岭南客家族群自身身份认同的强化,以及新中国戏曲领域行政化的影响。剧种的文化情感认同并非一种静态认知。只有深入把握剧种所处的具体历史背景、文化生态,才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戏曲与地方社会、地方族群及地方文化之间的多维度关系。也只有立足当下,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分析剧种现实困局的历史根源,才能对地方戏曲传承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