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经济》 >从第一次调整工商业看公私经济的关系

从第一次调整工商业看公私经济的关系

         

摘要

@@ 一、调整前的公私经济比例rn建国初,从经济成份看,主要有五种经济成份:国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工商业领域,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26.2%;个体经济,在广大农村地区,占人口80%的乡村,再加上城市的个体工商业者;合作社经济,1949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到0.5%.在商业批发和零售额中分别占0.6%和6.7%;国家资本主义,其经济成份也不大;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它在工业总产值中, 949年占到63.3%.总体上看,国营、合作、国家资本主义等公有经济处于弱势,私营经济处于强势.新中国成立到1950年初,原来的经济秩序被破坏,但仍残存,新的经济秩序还未建立起来.短缺成为此时市场的突出特征,而且短缺首先是生活必需品的短缺,这为市场上私营经济力量不正常竞争留下隐患.

著录项

  • 来源
    《当代经济》 |2002年第7期|45-45|共1页
  • 作者

    李明;

  • 作者单位

    湖北教育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