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误诊误治》 >早期机械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影响

早期机械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影响

         

摘要

cqvip:目的观察早期机械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研究组采用早期机械取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3周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3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NT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3个月后病变残余狭窄率、血管再闭塞率及病死率,以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周,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3周,两组组内不同时间NIHS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和3周,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3周,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后1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和3周,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两组血清BDNF、NTF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血清BDNF、NTF及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机械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增加神经保护因子释放,利于神经功能重建,且在降低血管再闭塞率方面有一定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