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药学杂志》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纳入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9月。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5项RCT纳入分析,包括1 190例患儿,试验组598例,对照组592例。试验组患者使用的药物包括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对照组患者使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治疗的整体有效性存在统计学差异[76. 95%(454/590)比72. 09%(421/584),OR=1. 45,95%CI:1. 10~1. 90,P=0. 008]。亚组分析显示,卡泊芬净[68. 07%(81/119)比61. 04%(47/77),OR=2. 07,95%CI:1. 04~4. 13,P=0. 04]和米卡芬净[79. 19%(373/471)比73. 77%(374/507),OR=1. 35,95%CI:1. 01~1. 82,P=0. 05]在整体有效性上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在经验治疗亚组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整体有效性存在显著性差异[77. 04%(406/527)比72. 41%(378/522),OR=1. 45,95%CI:1. 08~1. 94,P=0. 01]。安全性结局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治疗后因ADR停药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2. 34%(4/171)比9. 49%(13/137),OR=0. 24,95%CI:0. 08~0. 73,P=0. 01]。亚组分析显示,卡泊芬净在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与对照组存在有效性差异[31. 93%(38/119)比38. 55%(32/83),OR=0. 45,95%CI:0. 21~0. 94,P=0. 03]。结论根据目前相关研究,棘白菌素类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氟康唑和/或两性霉素B。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