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医生道德形象与医患关系建设

医生道德形象与医患关系建设

         

摘要

医生道德形象是医生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包括医生对所从事职业道德属性的认识,关心与帮助患者的道德价值追求,为患者健康服务的道德责任,它引导着医生的行为内容和行动方式.同时医生的道德形象要受到患者评价,评价影响着医生道德形象坚持或改变,所以医生道德影响也隐含着医生与患者彼此的要求与期待,是医患关系的投射.在当前社会中,医患之间在对医生道德形象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分歧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对医生道德责任边界定位的差异.医务人员倾向以"守规则"来解释责任,使责任具体可把握,却可能在规则未至之处有意无意地"祛责";患者则希望医生都是美德楷模,但要求过高会使医生对责任心生距离即"怯责".二是医患双方在技术话语与道德话语上的博弈.医者希望将道德形象简单化,凸显技术形象,以强化医师在医疗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而患者则希望自身需求和意见能够受到医师的重视,对道德形象有更高要求,以弥补自身在医生技术权威下的弱势.三是道德与利益间的权衡.主要是医生是否该求利,求利的程度,求道德名声还是物质利益等义利问题上的矛盾.要消弭分歧以建设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在观念及行为上进行协调.首先,将"好人医生"作为形象建设的定位."好人"一方面明确医生职业所具有的道德属性,另一方面需以做得好与活得好相结合为旨归,兼具内在与外在善.其次,医患双方接纳医生道德形象的层次性.对医生道德形象的不同层次的认识、要求都应该得到尊重与包容.第三,实现技术话语与道德话语相交融.医生在诊疗中应以患者为主体,技术话语为患者服务,注重患者在道德话语中的要求;同时又根据患者情况与情境,选择两种话语融合的方式,体现主导性.第四,设计相应机制进行保障.包括各方的平等对话机制、保障权责统一的机制和起"公正旁观者"作用的监督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