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老年男性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关系的临床分析

中老年男性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关系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社区中老年男性人群中慢性前列腺炎(CP)、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患病情况,并探讨CP与BPH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常规检查前列腺按摩液白细胞计数(EPS-WBC),了解CP患病情况,并将受试者按EPS-WBC分为0~4个/HP组、5~10个/HP组、≥11个/HP组,分析各组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膀胱残余尿量(PVR)、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TPV)。结果 CP患病率为23.39%(40/171),BPH患病率为67.25%(115/171)。TPV以EPS-WBC 5~10个/HP组最大[(42.90±29.00)m1],与EPS-WBC 0~4个/HP组[(33.83±14.00)m1]、EPS-WBC≥11个/HP组[(30.60±11.71)m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PS-WBC 0~4个/HP组与EPS-WBC≥11个/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水平、PVR、IPSS评分与QOL评分虽都以EPS-WBC 5~10个/HP组最大,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S-WBC 5~10个/HP组Qmax最小,为(12.71±4.25)ml/s,EPS-WBC 0~4个/HP组和EPS-WBC≥11个/HP组分别为(14.86±5.43)、(12.99±4.01)ml/s,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男性中,CP的患病率较高,CP炎性反应在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在治疗BPH的同时,重视控制CP,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