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残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8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手术原因、不同术式、不同炎性反应程度、术后时间、是否存在胆汁反流等因素与残胃Hp感染的关系,并分析残胃Hp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89例患者中残胃Hp感染29例,Hp阳性率为32.6%(29/89)。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穿孔)、胃溃疡(并发出血/穿孔)、胃癌、平滑肌肉瘤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H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Ⅰ与BillrothⅡ术后患者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胃炎和吻合口炎随着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中度以下和中重度),Hp阳性率升高,中度以下和中重度患者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残胃炎:27.3%(12/44)比57.1%(16/28),吻合口炎:25.0%(10/40)比50.0%(18/36),P<0.05]。胃大部切除术后距离胃镜检查≤10年和>10年患者Hp阳性率分别为43.9%(18/41)、22.9%(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35)。胃镜下有明显胆汁反流患者Hp阳性率低于无明显胆汁反流患者[22.2%(10/45)比43.2%(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3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炎性反应程度(中重度)和有胆汁反流与残胃Hp感染有相关性,炎性反应程度(中重度)为残胃Hp感染的危险因素(OR=1.24,95%CI:1.22~1.56,P=0.01),有胆汁反流为残胃Hp感染的保护因素(OR=0.76,95%CI:0.58~0.99,P=0.04)。结论残胃Hp感染可促进并加重残胃黏膜炎性反应,残胃Hp感染和胆汁反流均可导致残胃黏膜病变,二者可为独立致病因素,也可同时致病,规范根除残胃Hp感染十分重要,还应对残胃定期行胃镜、Hp、病理组织学等检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