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垂体腺瘤患者鞍隔的MRI研究

垂体腺瘤患者鞍隔的MRI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垂体腺瘤患者MRI图像上鞍隔的形态并测量其各项参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47例进行研究。术前、术后均行MRI检查,术前另加3D.梯度回波序列(GE)扫描。观察患者鞍隔的形态并测量其各项参数.统计分析各参数间相关性并比较侵袭组与非侵袭组患者、全切组与未全切组患者鞍隔参数的不同。结果鞍隔的形态分下凹型(3例)、水平型(10例)和上凸型(34例),肿瘤高度分别为(13.57±4.42)Inrn、(22.03±10.77)Inln、(28.82±11.29)mm,上凸型患者的肿瘤高度大于.下凹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7例患者的隔孔宽度、隔孔两侧硬膜上抬角度与肿瘤高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0.224,P=0.003;r=0.586,P=O.000);侵袭组患者隔孔宽度明显大于非侵袭组,非全切组患者隔孔宽度显著大于全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非全切组患者肿瘤的切除程度与隔孑L宽度呈负相关关系(r=-0.576,/9=0.020)。结论3D-GE增强图像可以较好显示鞍隔。隔孔的宽度、其两侧硬膜的上抬角度均与肿瘤高度呈正相关,侵袭性垂体腺瘤的隔孔较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