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基于CT血管造影的侧支循环评分方法比较研究

基于CT血管造影的侧支循环评分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rLMC评分、Miteff评分和Tan评分进行比较,为侧支循环评估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7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rLMC评分、Miteff评分和Tan评分评估所有患者侧支循环,比较3种评分的信度及效度。随访患者出院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种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3种评分的信度从高到低依次为rLMC评分(Kappa=0.871)、Tan评分(Kappa=0.842)、Miteff评分(Kappa=0.752);复测信度从高到低依次为rLMC评分(Kappa=0.879)、Tan评分(Kappa=0.826),Miteff评分(Kappa=0.775)。效度从高到低依次为rLMC评分(rs=0.690)、Tan评分(rs=0.680)、Miteff评分(rs=0.65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rLMC评分(OR=1.325,95%CI=1.048~1.675,P=0.019)、Tan评分(OR=2.938,95%CI=1.115-7.744,P=0.029)和Miteff评分(OR=2.698,95%CI=1.050~6.931,P=0.039)定义的侧支循环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LMC评分、Tan评分和Miteff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从高到低依次为0.848、0.799、0.759,三者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rLMC评分、Tan评分、Miteff评分。结论 (1)与Miteff评分和Tan评分相比,rLMC评分的信度和效度高,真实可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3(2)3种评分定义的侧支循环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