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APT、ASL及DCE-MRI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APT、ASL及DCE-MRI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等多模态MRI技术对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41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其中低级别胶质瘤(LGG)18例、高级别胶质瘤(HGG)23例。由2名医生独立测量获取肿瘤实质区的平均APT(mAPT)、平均脑血流量(mCBF)、平均容积转运常数(mK^(trans)),并计算测量者之间的一致性系数(IC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各参数区分LGG和HGG的诊断效能,并对不同成像技术的AUC进行比较,最后采用二元逻辑回归的方法进行多模态联合评估。结果:测量者之间一致性良好。HGG肿瘤实质区的mAPT、mCBF、mK^(trans)均大于LG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独立应用于分级诊断时,mAPT、mCBF、mK^(trans)的AUC分别为0.96、0.91、0.93;mAPT、mCBF、mK^(trans)敏感性分别为0.91、0.91、0.83;mK^(trans)、mAPT、mCBF特异性分别为1.00、0.94、0.83。当联合应用于分级诊断时,3种成像技术联合显示出最佳诊断效能。三者联合的AUC可达1.00,mAPT联合mCBF、mCBF联合mK^(trans)、mAPT联合mK^(trans)的AUC分别为0.99、0.99、0.97;三者联合的敏感性可达1.00,mAPT联合mCBF、mCBF联合mK^(trans)、mAPT联合mK^(trans)的敏感性分别为0.96、0.96、0.91;三者联合的特异性为0.94,其中任意两者联合的特异性均可达1.00。结论:APT、ASL、DCE-MRI这3种技术对胶质瘤术前分级均显示出良好的诊断价值,其中APT诊断效能最好,ASL最差,3种技术的AUC无统计学差异。当联合应用于分级诊断时,可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其中3种技术的联合是强大的胶质瘤分级技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