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大鼠骨骼肌电导率及相关生物胺的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大鼠骨骼肌电导率及相关生物胺的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测定大鼠死后不同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骨骼肌浸渍液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及蛋白质腐败降解产生的5种生物胺(尸胺、腐胺、组胺、精胺、亚精胺)的含量并分析与PMI之间的关系,更深层次的探讨EC随PMI变化的内在机制.方法 将40只健康SD大鼠处死保存于25℃环境中,分别于死后即刻(0d)、1d、2d、3d、4d、5d、6d、7d不同时间点提取大鼠后肢骨骼肌组织,制成匀浆浸渍液,利用电导率仪和离子色谱仪(Ion chromatography,IC)测定肌肉组织浸渍液EC值及5种生物胺的含量,并分析EC、5种生物胺的含量变化及PMI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大鼠死后7d内骨骼肌组织EC随PMI的延长而逐渐增大(R2为0.96),其浸渍液中尸胺、腐胺、组胺的含量随PMI的延长而逐渐升高(R2为0.91~0.98),并且EC与尸胺、腐胺、组胺的含量变化呈线性相关(R2为0.90~0.97).而浸渍液中精胺、亚精胺随PMI的延长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随着PMI的延长,浸渍液中尸胺、腐胺、组胺的变化规律与EC一致,且与PMI的相关性均较好.蛋白质腐败降解产生的含氮类小分子物质如尸胺、腐胺、组胺的变化是导致EC随PMI逐渐增大的影响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