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先天性眼球震颤眼球运动波形的相图特点分析

先天性眼球震颤眼球运动波形的相图特点分析

摘要

背景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眼球运动波形表现各异,其时间动力学的非线性特征复杂,常规的时间序列波形图不便于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及评估。眼球运动系统是非线性反馈控制系统,而相图法是一种用于描绘非线性系统运动特征的分析技术,但相图法在先天性眼球震颤检测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目的尝试建立先天性眼球震颤眼球运动波形的相图法分析技术,为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临床诊断与定量评估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观察设计,纳入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25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其中先天性运动性眼球震颤(CMN)患者12例,隐性眼球震颤(LN)患者13例。所有患者行视频眼动图(VOG)检查,对VOG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后,采用Matlab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眼动波形周期的相位图,并从相位图上测得周期位移(CPS)、慢相峰值速度(SPV)及其标准化值(SSPV)、快相峰值速度(FPV)及其标准化值(SFPV)。比较先天性眼球震颤波形速度递增型和速度递减型的测量参数。结果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眼球运动相图呈现周期性规律性往复运动轨迹,其慢相过程表现为密集带状轨迹,快相过程表现为稀疏环状轨迹。CMN的眼球运动波形以速度递增型为主,而LN的眼球运动波形以速度递减型为主,2种波形相图轨迹走行均呈顺时针方向。速度递增型CPS、SPV及FPV分别为(4.646±1.565)、(223.821±114.049)和(767.481±263.560)°/s,速度递减型CPS、SPV及FPV分别为(9.373±4.189)、(357.531±154.300)和(1148.706±541.362)°/s;速度递增型中SPV和FPV与CPS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FPV-CPS=0.685,P=0.000;rFPV-CPS=0.680,P=0.000);速度递减型中SPV和FPV与CPS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FPV-CPS=0.783,s=0.783,P=0.000;rFPV-CPS=0.803,P=0.000)。2种波形FPV均大于S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速度递增型:t=6.558,P=0.000;速度递减型:t=5.068,P=0.000)。速度递增型SSPV为(48.062±15.365)。/s,略大于速度递减型的(41.099±17.027)。/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0,P=0.296);速度递增型SFPV为(171,186±47.825)。/s,大于速度递减型的(125.317±38.26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P=0.014)。结论相图法能够直观显示先天性眼球震颤眼球运动轨迹的周期性动态特征,便于测量其不同时相的运动幅度、速度等参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